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电价补贴与新能源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 ——基于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业的经验研究

2023/4/11 16:10:51  阅读:120 发布者:

作者单位:

孙传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占妍泓,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原文刊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年第2期   

研究背景

构建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产业支持政策来看,以标杆上网电价为代表的电价补贴,是中国促进风力和光伏发电的重要手段。自2009年起,中国陆续对风力和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区域统一定价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即规定电网企业向风、光发电厂商支付高于传统燃煤发电上网电价的购买价格,并按照上网电量支付相应的价格补贴。这种电价补贴既有效提升了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也通过“原材料/零部件制造-组件装机-运营发电”的产业链供需关系向产业上游传导,间接带动了上游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作为新能源发电的上游产业,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业是中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明确提出,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一方面,产业链供需关系意味着风光装备制造业的市场需求直接受到下游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的影响;另一方面,风光装备制造业的供给质量也关乎风力和光伏的利用效率和技术成本,反映了新能源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提升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新能源装备制造“卡脖子”问题、锻造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迫切需要。

为此,本文基于产业链传导的创新视角,研究分析新能源下游发电环节的电价补贴与上游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本文以2009年起相继实施的风电和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为例,借助交错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电价补贴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本文分别从企业外部市场竞争与内部创新基础的两个方面,探讨了电价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

主要发现

第一,下游发电环节的电价补贴可以通过产业链供需关系传导至产业链上游的装备制造环节,以标杆上网电价为代表的电价补贴对风电和光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负向影响。

第二,电价补贴加剧了生产企业在低技术水平上的市场竞争。结果是电价补贴对于风光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负向创新效应随着外部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而进一步深化。

第三,内部知识存量较大的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基础创新优势,削弱电价补贴对于技术创新的不利冲击。

政策启示

第一,应该注重新能源支持政策在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传导效应,强化不同产业环节的政策协同保障。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而且要求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未来新能源产业的激励政策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对各个产业环节发展的适配性和影响性。尤其是要加强产业链的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各环节的发展目标,通过完整的政策规划引导风、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避免单一环节的扶持政策效应向其他产业环节传导,造成新能源产业发展失衡。

第二,在实施新能源产业扩张激励政策的同时,需要兼顾新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的提升与发展。既要加强市场扩张激励型政策对新能源相关装备技术标准的补贴限制,警惕生产型补助政策带来企业在低技术水平上的生产竞争和“技术锁定”。也要在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攻关领域加大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增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基础创新能力,夯实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对于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持续提升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

第三,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有序推进市场化竞争性配置。面向碳中和目标,风电、光伏以及储能、氢能等新能源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的竞争日益加剧。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风电和光伏发电市场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的价格形成和补偿机制,稳定市场主体投资预期。特别是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持续发挥市场化的优胜劣汰作用,促进新能源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END

来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微信公众号

转自:“中国学派”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