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您的位置:万维书刊网 >> 期刊动态

《冰川冻土》征稿简则

2023/4/27 8:56:12  阅读:320 发布者:
编者按:以下内容由万维书刊网根据期刊2023年01期信息整理发布,仅供投稿参考!

冰川冻土》聚焦服务于冰冻圈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如冰川学、冻土学、寒区工程学、冰冻圈水文学、冰冻圈生态学等学科发展,重点报道冰川(冰盖)、积雪、冻土、海冰等关键冰冻圈要素的过程与机理、冰冻圈变化的影响与适应,以及相关的全球变化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关注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及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传播冰冻圈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知识,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服务冰冻圈及其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栏目设置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冰冻圈与全球变化(包括冰冻圈气候环境记录、冰冻圈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极地冰盖与海平面变化等),寒区工程与灾害,冰冻圈水文与水资源,冰冻圈生态学,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纪与行星冰冻圈,冰冻圈技术(包括遥感、地基智能观测仪器研发、数据传输等),冰冻圈数据论文,研究综述与科普简报。

2. 优先发表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及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开展,近期对以下方面论文和报道优先发表:(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西部大开发与冰冻圈相关研究;(3)冰冻圈快速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4)冰冻圈变化及水资源;(5)冰冻圈变化对气候与生态系统的反馈作用;(6)冰冻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与环境问题;(7)极地环境问题。

3.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3.1 严禁抄袭和剽窃,严禁数据造假,严禁重复发表,严禁一稿多投。

3.2 稿件论点明确,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每篇论文在 8 00010 000 字为宜。

3.3 中文摘要 400 字以上,应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研究目的、论点、方法、结论,具有自含性和独立性。

英文摘要 600 单词以上,应写成报道/指示性文摘,反映出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核心内容。中英文摘要后对应列出 36 个关键词。

3.4 文稿中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用标准符号表示。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布的标准使用,建议参看《英汉冰冻圈科学词汇》修订版、《冰冻圈科学辞典》修订版,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文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标。

3.5 表格采用三线表,插图只附最必要的。表格与图件直接排入文中相应位置,并给出中英文图、表的标题及注释。插图要求线条清晰、字迹清楚,分辨率要求在 600 dpi 以上。

3.6 如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国家、省部级各类项目成果,请在首页脚注处标出,并注明项目类别、名称和编号。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80510421802048)资助。

3.7 在首页脚注位置标注第一作者简介和通信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职称,学历(毕业学校,学位,毕业年),研究方向,E-mail。通信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职称,研究方向,E-mail

3.8 采用通栏排版,文内各级标题及题号一律顶格书写,题号分级采用 011.11.1.122.1 等标注形式,一般标题层次为 3 级,最多不超过 4 级。

3.9 引用他人文献、资料、数据、图表必须列出参考文献(公开出版物),内部资料、数据作脚注处理。按照 GB/T 7714—2015《信息与文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放在引用文献处的右上角。

为了便于国外数据库的检索,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如果是中文文献,应翻译成英文,并在其后列出原中文文献信息。

a.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作者不超过 3 人全部列出,作者之间加逗号;作者超过 3 人只列前 3 位,后加字)

[序号] 作者 . 文章题目[J. 期刊名称,年,卷(期):起止或引用页码 .

中文:[1Ding YongjianYe BaishengLiu Shiyin.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alpine streamflow during the past 40 a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northwestern ChinaJ.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0223):193-199.[丁永建,叶佰生,刘时银 . 祁连山中部地区 40 a 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J. 冰川冻土,2000223):193-199.

外文:[2Thompson L GYao TandongDavis M Eet al. Tropical climate instabilitythe last glacial cycle from a Qinghai-Tibetan ice coreJ. Science19972761821-1825.

b. 专著

[序号] 作者 .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

中文:[3Shi YafengHuang MaohuanYao Tandonget al. Glacier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in China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0401-410.[施雅风,黄茂桓,姚檀栋,等 . 中国冰川与环境[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01-410.

c. 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作者 . 文章题目[C//编著者 . 论文集名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或引用页码 .

中文:[4Wu ZiwangLiu YongzhiXie Xiande. Field experiments of bearing capacity of frozen soilsC//Professional papers on permafrost studies of Qinghai-Xizang Plateau. BeijingScience Press1983112-119.[吴紫汪,刘永智,谢先德 . 冻土承载力的现场原位试验研究[C//青藏冻土研究论文集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12-119.

其他引用论文格式的著录,请参考本刊近期发表的文章 .

4. 来稿约定

1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稿件自收到之日起 3 个月内决定刊用与否,稿件决定录用后,排期发表,排版之后收取相应版面费,并酌致稿酬,赠送《冰川冻土》样刊。

2 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实质性内容的修改需征得作者同意,若不同意删改请注明。

3)《冰川冻土》只接收在线方式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bcdt.ac.cn)或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LoRES)(http//www.lores.ac.cn)在线投稿。

4)《冰川冻土》入编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网络数据库,本刊所付稿费中含网络版稿酬。论文一经录用,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将转让给《冰川冻土》编辑部。

5 稿件录用后,需提交论文版权转让协议。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