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7473条记录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P79—P80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摘自《经济社会史评论》2023年2期,徐鑫摘世界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明兴起浪潮。第一波浪潮无疑是在上古时代。上古文明的出现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止于公元前500年左右。上古文明大多是农业文明,创建者是农耕民族;个别是商业文明,如腓尼基文明及支嗣迦太基文明。到公元5世纪,上古文明大多已经历了从形成、兴盛... [发表时间:2024/1/2 9:21:16]
[摘要]:刘诗白,1925年出生于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我国著名的理论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经济学家》杂志主编。曾任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93—1997),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代表作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若干问题研究》《社会主义所... [发表时间:2024/1/2 9:17:30]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P77—P78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题《农业起源与社会转型的三种模式——以中国北方、西亚与墨西哥高原的比较为视角》,摘自《考古与文物》2023年3期,徐鑫摘考古证据表明,农业起源与扩散,并非一蹴而就的“革命”,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西亚、墨西哥高原与我国北方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3处农业起源中心,为我们复原史前栖居模式与... [发表时间:2024/1/2 9:18:00]
[摘要]:内容提要:关于法国革命者“情感主义”的讨论存在着将历史上的“政治派别”过于简化的风险。对罗伯斯庇尔生平的研究向我们展示,这些观点构成了他的自我观念,同时也表明了自我这一鲜活的、共享的表述具有深刻的情感和政治影响。作者:大卫·安德烈斯(DavidAndress),朴茨茅斯大学教授,现任英国法国史研究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大革命史、欧洲社会文化史和大西洋史。主要著作有《恐怖统治》(2005)、《牛... [发表时间:2024/1/2 9:18:41]
[摘要]:摘要:当代数字艺术呈现越来越强的“交互性”,其叙事方式出现许多新特征,对传统叙事学批评形成明显的冲击与挑战。数字交互艺术的文本具有即时生成性和多元复调性;数字交互艺术以计算机和软件为开发、展示和互动装备,要求艺术叙事适应编程规则和算法语言,出现多路径链接、数据库叙事等新型叙述方式;时空方面,数字交互艺术的叙事大多由线性时序转向无序与混沌,而空间方面的多维连接、播撒蔓延则越来越强劲地影响叙述活动;在... [发表时间:2024/1/2 9:16:17]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在《共产党宣言》的传播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留下了七篇序言。这七篇序言的写作时间、受众对象、问题意识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运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基本原理同历史条件、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探索。《共产党宣言》的形成与传播:... [发表时间:2024/1/2 9:19:1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大势,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就其基本内容来说,每一个方面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之光,每一个方面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 [发表时间:2024/1/2 9:20:03]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P43—P45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原题《中西哲学的始点与道路之辨——从丁耘和吴飞的论争说起》,摘自《哲学动态》2023年6期,蒋净柳摘道和存在是中西哲学的引导词,它们都和自然有关,源自古人对自然现象(包括人生现象在内)的观察,并被用来标识自然的本源。他们所面对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自然现象,也有相似的思想动机,都是要把握自然现象背后形而上的原... [发表时间:2024/1/2 9:15:39]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P51—P52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摘自《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6期,项江涛摘“经典”在当代已经成为一个泛用的日常名词,和“高级”“传统”“品位”等意义群密切相关。“经典”的本来含义,是指那些为一个民族所普遍承认的、具有权威地位的、内涵丰富的书籍。围绕“经典”在当代语境中的“泛化”,一系列理论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过的哪些作品足以成... [发表时间:2024/1/2 9:16:53]
[摘要]: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P41—P42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摘自《求索》2023年3期,蒋净柳摘由于远古巫君文化的深刻影响,“内圣外王之道”不仅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的共同追求,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此后不同时代的学术思潮和哲学形态。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中国传统学术本来就是一种内圣外王之道。早期华夏文明的巫觋形态具有自己的演化过程、特殊形态和文化特质,并进一步产生了历史悠久的“... [发表时间:2024/1/2 9:14:58]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 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