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游大庙山

    类别:散文 作者:光小月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23/8/9 16:31:44 网友阅读:170次 网友推荐:3次  字号:   

    六月的天,下午六点,离太阳下山还有一个多小时。已经用过晚餐的我们决定去“大庙山”转一圈,算是为无所事事的傍晚找一点乐子。

    从宾馆门口出发,步行二十分钟左右,就有人指着隐藏在一片绿林中的朱红门廊,说:“到大庙山了”。

    山上绿意浓郁,夕阳柔软的光泽无法使它晶莹透气,着实像被绿色包裹的山包,看不清内里。站在门廊前的石台阶上,举目仰望,门匾题有“龙首山公园”五字。

    我疑惑地问:“不是说去大庙山吗?怎么到龙首山了?”

    陈背打着手、仰着头、带着一份天然的自豪,说:“临夏有两座有名气的庙山,位于临夏县的这座名气大,叫大庙山。另一座在积石山叫尕庙山”。

    “庙山是佛教的还是道教的?供奉的是谁?龙首山又是如何得名?”好多好多的问题在脑海转悠,但似乎只有我好奇或一无所知,大家都默默移步前行。

    石台阶中央有一盏油灯在燃烧。“山脚点灯有什么含义?”我疑惑道。大概大家也不知吧,只有李老淡淡地不屑地说了句:“寺庙的一种形式罢了”。

    我发觉我话有点多了,在“庙山”这类场合,似乎应该保持安静。

    一缕青色油烟徐徐上升,穿梭在山林的每个角落,终于整个山变成青绿色的了。朦胧郁郁,似有烟雾弥漫,感觉整个山就是一尊佛,而门廊就是佛掌起的手。“穿过了这手,就是佛的地界了!”一股严肃敬畏之感不觉袭上心头。

    石台阶穿过门廊延伸弯曲消失在浓郁昏暗的草木中。如若一个人来此,我是断不敢进到山林中去的,不过今天有十个人,而且都是大男人,是不怕的。

    一行人沿着石台阶慢慢行走,有人在谈那草那树,肯定是李阳了。走到哪里,最先暴露专业和职业的就是他了。

    有人指着远方,在介绍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那架在半空的公路划出一个大弧消失在远方。

    我对草木找不到兴致,它叫什么,生活习性如何,有什么关系呢,它不就是它吗?高速公路也提不起我的兴趣,那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走在队伍最前边,眼睛搜索着新奇的东西,到时也向大家感叹介绍一番。不过一路没见到心仪的东西。台阶两旁的树丛中散落着年代久远的塑料袋、纸屑等垃圾,腐败的气息夹杂在槐树的淡香中,老是觉得身边有蚊子袭扰。扯扯自己的短袖,暗自决心以后上山一定穿长袖,长袖可以防蚊虫叮咬、可以防荆刺划伤,还可以防晒。

    台阶旁的树干上不时的可以见到挂着的红色条幅,有的残破泛白,年岁已经非常久远;有的鲜艳光泽,还可以辨析上面的藏经文。有人告诉我,这是藏族人来这里祭拜留下的。然后,大家狠狠地感慨了一番藏族人信仰的笃实。

    途中经过两个亭子,不过失修多年,柱子、顶盖油漆脱落,凳子残破,地面污浊。别说到亭子下歇息,多看几眼都不想。

    “哎,若是好好开发,有山、有树、有庙宇,应该能够成为一处旅游景点,荒废了。”我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每年来这山的人也不少,像高考这些天很多家长就带着孩子来烧香。”李老听我叹息声后说,显然他不认为这里是荒废了的。

    石台阶走尽,是一条宽敞的公路——若开车是可以沿着这条公路直接到山顶的。沿着公路向南一百来米就是寺院了,门匾题字“道通三界”。一门两院,南北对立。北院的门是两扇大银白色的铁门,上面锈迹斑斑,门口右侧墙壁上贴有红纸白字“二圣宫 万圣阁”。只一张经风吹日晒退了光泽的红纸,在门头弄个大气点的门匾不好吗?南院地势高出北院两米多,一小段台阶之上才是门——是朱红木门,倒是比较新。门侧也是褪了色的红纸标注“朝阳寺 万佛塔”。

    先入北院,香味浓郁,青烟缭绕,“不敢高声语”。狭小的院子,西侧为万圣阁,南侧为二圣殿,北侧和东侧应该是住房吧。

    我只在院子中央站着,看看青烟笼罩的四周、幽暗的大殿、神情凝重的旁人,心头似有什么堵塞,不喜欢这个地方,或是有些害怕。不过还是表现的稳重、安静,猜测这应该是道观吧?不知道二圣说的是谁呢?

    浮想间,但见李老等三人先后匆匆跪拜,原来二圣宫大殿前放着的香案以及香案前的地毯是供参拜者跪拜的,不过透过香案看不到大殿内的“圣像”,香案上也没有什么圣像。他们跪拜时,心中念叨的是什么呢?此时不是该提问的时候。

    等他们拜完,大家都自觉的缓缓往外走。临出门才发现门的对面墙壁上贴有寺院介绍——进来时怎么没注意到呢。通过题字我确定这就是一个道观。

    出北院,南院已经上锁了,应该是时间晚了吧。但看南院标注“朝阳寺 万佛塔”,是佛教寺院。南北两院一佛一道,确也合适。

    “在西游记中就有道教、佛家两大派,儒教好像没有唉?”我若有所思的自语道。

    “道教修人成仙,佛教渡人成佛,儒家教人为人处世,肯定没有的了。”陈乐呵乐呵地解释道,但再不多说什么。我觉得陈知道的挺多的,要是好好给我讲讲就好了,不过与陈不熟悉,这次出来才有机会一起游玩。

    一行人沿着公路继续往上绕行,不多远就来到南院后门。雕花门廊,精致鲜艳,细看有龙有兔有虎有鹤,正中是拿着金箍棒脚踩七彩云的孙悟空。

    进门一瞧,万佛塔纯石灰色矗立眼前高高耸起;大雄宝殿土黄色的瓦片,在夕阳下泛着薄薄的金色的气息,它宽阔而位西,恍若盘坐的弥勒佛;朝阳寺朱红鲜艳,位北,在断崖的下一阶上。三足鼎立,高低错落有致,外形设计、颜色搭配确实恰到好处。这里地势开阔,感觉不到压抑,彼此说话的声音也大了不少。

    李老等又在大雄宝殿前跪拜。我问李老:“道家的你拜,佛家的你也拜。你信哪个?”

    “看见了就拜,没想太多。”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香案前没有佛像佛画,拜什么?”我终于说出了最大心中的疑惑。

    “佛在心中,跟有没有佛像有什么关系?你们礼拜时前边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吗?”李接过话,反问起了我。

    “对对对,佛祖自在心中。”我表示问得惭愧。确实惭愧,总以为佛教、道教只是在拜有形有相的佛或仙或神,没发现他们已经发展到“佛在心中”的境界。

    出了寺院,怎么回去成了问题。原路返回,没意思!“应该有乡人走的小道吧?”李说:“要不问一下老乡。”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我们指路:“沿着大道走(其实就是乡间小路),可以到达韩集镇,从韩集可以到双城,但路远。前边不远处有一条暗道,直接可以到双城,但是这些天下雨,路不好走,再者天快黑了,那条路更不好走。你们往回走,在快下坡的地方有一条小路可以回去,路旁有三棵树。沿那条道走半小时就可以到。……”

    老人深怕我们听不清楚或听不懂翻来覆去地说,为向我们指路他非常自豪似的。我们打断老人,谢过后就往回走。

    三棵树,道路的左侧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树,是哪三棵呢?

    “应该是这条小道了。”李发现一条隐藏在杂草丛中的小道,看杂草完整挺拔,这条道应该没有多少人走过。

    “对对对,就这条道,看这里有三棵树。”我兴奋地叫着、诡笑着,因为那三棵树确实过于牵强,两颗粗壮如我的大腿,一颗细小如我的拇指,在柔和的晚风中摇曳。

    “那就走吧,反正人是活的,总能找到路的。”李老说着便走上小道。

    小路两旁长满了野草莓,李阳每听到“草莓”都要纠正,说那不是草莓应该是“瓢”。

    不管是瓢还是草莓反正铺满了小道两侧的山坡和地洼,零星的会找到几颗成熟了的暗红野草莓,摘下来放入口中,有点酸,倘若摘一大把放入口中可能会尝出更多滋味。但,成熟的确实不多。

    小路有了尽头,我们前面的是断崖。怎么办呢?李阳跑到断崖前寻找暗藏的小路。没有,这是山体滑坡形成的断崖,哪里有可以走地小道。

    “我们向右横穿这块田,绕过断崖,顺着那条小沟应该能到公路边上。”程老站在较高的一块梯田边上,指着远处的一条小沟说道。

    那就走呗,难不成再往回走。这些田地都荒着,杂草埋没了人的小腿。千万别有蛇出没,万一咬了谁,在将近昏暗的山野如何弄回去呢。这样想着,一只野鸡哒哒哒腾飞起来,着实吓人一跳。

    走进小沟,没有想象中的深不可越,只有一小股溪水在流动。

    我们寻着平缓处穿过小沟,在灌木之间发现一条小路隐藏其中。沙石路面,倒也硬实,可以确定是久经踩踏了的。大家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拨开偶然挡在小路上的树枝,很快我们便下了山。——老乡果不欺我!

    穿过小桥我们便上了公路。寥寥的汽车开着大灯飞驰,街道两旁的路灯也已经亮了。天色似乎在这一霎间暗了下来。回望身后,山林暗黑一片,但见轮廓清晰,区分着天空与山林。不免感慨——我们是从那里走下来的吗?沿着寂静宽敞的街道,我们很快回到了宾馆,时间已是九点一刻。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