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文苑首页 >> 散文 >> 文章正文
  • 激流中的那个小孩

    类别:散文 作者:一民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8/12/7 12:45:52 网友阅读:1304次 网友推荐:10次  字号:   

    激流中的那个小孩…

    每当看到汹涌澎湃的河水汤汤东去时,就会想起那个小孩。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形象,还历历在目;那件事,犹如昨天。

    1961年的初秋,华北地区洪水泛滥。马加河里的水打着漩涡,拼命地向东流去。河里是水,河外也是水。站在河岸上,四周一看,都是水,是水的世界。只有凭着树木,和露出水面的庄稼,才能辨别出那是道路,那是田野,那是河水。

    学校停课,我这个老师也成了治水的干部。治水指挥部就设在马夹河的南岸,扇花桥村旁边。用苇席搭起的帐篷,就是我们的办公室。

    一天,我吃完早饭,走出帐篷,发现两个小孩,正在大堤上剜野菜(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缺衣少食,粮食按人定量)。那个高一点的,大约十来岁,黑黝黝的脸,大大的眼睛,个头不高,穿着一条小短裤,浑身上下黑溜溜的,像个小泥鳅。看到他,我想起小兵张嘎,又想起小英雄雨来。

    我凑了过去,指着高一点的说:“我会猜,一猜就猜着你叫什么名字?”

    “叫什么?”他俩扬着头,看着我。

    “叫雨来。”

    “哈哈哈……”他们笑了,笑得那么天真。

    “笑什么?不是叫雨来吗?”

    “不是。雨来是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一个小英雄,老师给我们讲过。”那个高一点的说。

    那个矮一点的说:“他叫泥秋。”

    “是水中的泥鳅?”我问。

    “哈哈哈……”他们又笑了,笑得那么爽朗。

    “不是,是泥土的泥,秋天的秋,他是秋天生的。”那个矮一点的解释说,“不过,你说得也对。他水性好,像泥鳅,是他爸爸教的。”

    说起游泳,泥秋的眼里闪着光,流露出兴奋的神情。他说:“我能从河这边游到河那边,大人不敢,我敢!”我摸摸他的头,说:“怪不得你叫泥鳅呢!”

    一天下午,我下村去催民工。四处都是水,找不到去村庄的路。就凭着那一排排的树——因为路旁大多长着树——,来辨别那是道路,拄着竹竿往前走。回来时,天刚黑,快到河堤时,不慎,一下跌落在深水里,浑身猛然凉飕飕的,吓了一跳,两手使劲搏水,才游了上来。只见岸边有两个小家伙拍着手,跳着脚,哈哈大笑:“好玩!好玩!……逮着大鱼了吗?”我抬头一看,又是他俩:“你们这两个小坏蛋!幸灾乐祸!”

    “叔叔,泥秋在这里救过民工,这里的水可深了。”那个矮一点的说。

    “叔叔,再下去催民工,我和你一块去!”泥秋说。

    果然,第二天又趟水下去了。泥秋走在我的前面,成了我的向导。

    “你喜欢玩什么呀?”我问。

    “爬树,上房,玩兔子,捉小鱼。最好玩的是过大河。”

    回来时,他真的游到了深水的地方。一会儿浮仰水,露着小肚皮;一会儿游蛙式,蹬着两条腿;一会儿扎猛子——不知去向了,你往东边看,他却从西边冒出来。在水中灵活自如,真成了一条泥鳅。有这个小家伙在,我再也不怕掉到深水里了。

    那天早晨,吃过早饭,我站在大堤上,向北眺望,汤汤的河水滚滚向东奔去,水面飘荡着薄薄雾气,阳光照在水面上,金光闪闪。忽然,河对面水面上闪出两个人头,一大一小,仔细辨认,才看出是泥秋和他的爸爸。马加河的北岸是他们的自留地,这是他们去干活。站在岸边的河工们,不禁赞叹地说:“这么大的水,还敢过去,真是好样的!”

    下午,河水又上涨了,水面不断地卷着浪花,水流比原先更急了,河中央还不时有檩条、树枝、破木板……飞流而下。河水像凶恶的猛兽,胆小的人站在河堤上,面对它,不敢正眼相看。忽然,在河中心出现了两个人头,一大一小。啊!那是泥秋和他的爸爸。那个大人,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那个小孩,很快游过去,托起了他的爸爸。大人被十来岁的孩子托着,托着……在激流中,被水向下游冲去,冲去……。

    “快看!小孩托着大人!”河岸上站满了人,在惊呼着。但谁也不敢下去,水太急了,距离河中心又太远了!

    “怎么办?怎么办?……”人们站着,束手无策。

    “不要紧,小泥鳅好水性!”

    “为什么小孩托大人?他的爸爸怎么了?”

    人们的眼睛随着两个人头,向下游看去,越看越远……

    第二天,东方升起了红红的太阳,朝霞染红了半边天,染红了滚滚东去的河水。民工们陆续地走出了帐篷,站在河岸上,“泥鳅和他的爸爸怎样了?”互相问询着。一会儿,河堤上,有一些人跪在那里烧纸,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声,这哭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有的说:“听说,昨夜顺着河堤寻找了一宿,也没找着孩子和大人。”

    “据说,那个大人,是因为裤头缠住了双腿,没法动了。”

    “小孩,真了不起,一直托着他的爸爸……

    “说不定小孩还会活着回来的!”……

    人们站在那里,谁也不说话了,静静地望着东方,目送着滚滚流去的河水,好像在为小泥鳅默哀,送行……

    “咳,有志不在年高!”有人感慨的说。

    ……

    泥鳅死了吗?没有!没有!……

    屈指计算,距今虽然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形象还时时在我的眼前闪现……

    王殿龙2007年写于泰安

    2018年9月1日写于青岛

    本文评论 (共 1条)

    • 王殿龙 给他发短信:小孩是英雄,是中华儿女的光辉形象。有着中华儿女的优良品质


关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