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交流QQ群:131705431
  • 用最浓的深情回报春晖慈母心

    类别:小小说 作者:五叶树 给他发短信 日期:2015/6/3 21:20:24 网友阅读:650次 网友推荐:1次  字号:   

    俗话说:久病门前无孝子。可在小珞这里,常伴病重的母亲膝下却是那样平凡的事。提起小珞,华师家属楼无人不知,左邻右舍都为她对母亲的一片真情所打动。而十二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亲情岁月,也因为这个平凡的女子超凡的韧劲,而觉不凡。

    小珞的妈妈林老今年82岁,于昨天平静地离逝。林老的离逝前一定是无比欣慰、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最贴心、善解人意的女儿。心地善良的林老,在在40岁时才怀上小珞,且只有小珞一个闺女。别人都说生儿子好,林老从来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妇产科医生的林老,对待患者如亲人,在产妇紧急情况缺血液,林老把自己的血输出来给患者,然后再进手术台工作。有个产妇去世了,搁置在太平间。林老为挽救产妇心中最后的希望,在太平间为其接生。林老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得获得过无数的赞誉。许是耳濡目染,小珞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懂事、乖巧的女孩。

    晴空霹雳的一天到来,打碎了平静的幸福。 在小珞的学生时代的一天,林老被医院诊断患有淋巴癌,美满的三口之家陷入了冰冷的灰暗。小珞心中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信念,一定要治好妈妈!自此,小珞开始了照顾妈妈的重任。从带妈妈到医院检查到住院,再到在家疗养。小珞每天起早贪黑的照顾,白天工作,抽空去看妈妈。为了重振妈妈生活的信心,小珞始终保持着最明媚的笑容。

    同样也是为了照顾病重的妈妈,小珞的人生大事比别人晚了几年,等妈妈稍微好一点才结婚,在30多岁才要小孩。等快生孩子的时候,妈妈又病重,小珞挺着大肚子每天却坚持在医院照顾妈妈。在生孩子当天,身体发生反应后,小珞直接从妈妈的病房走到产房生孩子,一切都自己在承担。小珞一直觉得这都不是苦,失去了妈妈才是最痛苦的事。

    在妈妈的病情越发严重后,小珞天天往医院跑。用小珞的话讲,在妈妈身边踏实,能听到妈妈的心跳,能够听到妈妈喊她她就觉得比什么都强。小珞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照顾妈妈到深夜。最近妈妈病危,小珞天天晚上合不了眼。小珞的爱人也是支持小珞的,白天上班,照顾爸爸、接送儿子上学、放学的责任就落在爱人身上,一点怨言都没有。妈妈稍微有点不舒服,小珞就很着急。12年来,小珞每周为老人仔细地洗澡、洗头。每次都把水盆端到老人身边,洗完再把老人抱到另外一个屋子,然后把被褥洗一遍,打开窗户换换空气后,再把老人抱回来,老人每天活得很快乐。

    林老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心疼小珞。有时在家里养病,病重的她不肯去医院治疗,说:“女儿啊,我年纪也大了,不要再为我浪费精力、浪费钱了。”小珞不依,一直在家里哭,舍不得妈妈,一直要求去治疗,再怎么样也要挽回妈妈。林老看着小珞哭得心疼,又去医院治病。

    医院的医生告诉小珞,阿姨年纪大了,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活着质量也不太好,往后面药可以少打一点,该尽的孝心已经全部尽到了。小珞依然不肯,再多的钱也花,我就一个妈妈,我也不能陪妈妈多久了,多一天是一天,一直就不肯放弃,医生看小珞这么执着,也是尽力在帮小珞延长妈妈的时间。小珞工作比较忙,最近虽然请假了照顾妈妈,但是学校里面的事情也是在电话里面交代、如何落实,医院的医生、护士及同房的病人,对小珞的事迹无不感动。现在这么孝顺的女儿确实是非常少见了。

    大家都说小珞境界高,她却笑笑说人活着要懂得感恩,妈妈那么不容易才把你带到世上,又那么辛苦的养大,做儿女的怎么能不尽孝呢。小珞是一个人民老师,在这一方面,她是做到了一个师生的榜样,她用12年的平凡岁月诠释了最浓的真情就是对母亲的陪伴,对母亲的不离不弃,她的事迹在百姓中被传为佳话,希望她的事迹能让感染更多的人。在父母健在的时候,花多的时间去尽我们的孝心。

    ——记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潘珞琳

    本文评论 (共 0条)


关注成功!